
一、核心数据:运输量攀升与利润剪刀差
根据Kuehne+Nagel(K+N)2024年第三季度报告,其航空货运量呈现显著增长:
- 空运吨位同比增长6%,前9个月累计达150万吨,其中生鲜货物运输成为主要增长点;
- 第三季度航空物流净营业额增长20%至18.12亿瑞士法郎,但息税前利润(EBIT)同比暴跌23%至3.3亿瑞士法郎。
这一“量升利跌”的剪刀差现象并非个例。其竞争对手DSV同期航空货运利润也下滑超16%,折射出全球空运市场的结构性矛盾。
二、利润下滑的三大核心动因
- 成本高企:燃油与供应链双重挤压
燃油成本占航司运营成本30%,而2024年航油价格较2019年上涨近40%。地缘冲突与产油国减产加剧了这一压力。
供应链效率下降:K+N为提升竞争力,投资建设温控仓储等设施(如纽约JFK机场7200平方米新枢纽),短期内推高固定成本。 - 市场供过于求:价格战与运力过剩
2024年全球航空货运运力恢复至疫情前98%,但需求仅恢复85%。供大于求导致经济舱票价同比下降12.1%(中国民航数据),货代企业被迫降价揽单。
分包商生存危机:DSV CEO指出,客户压价传导至分包商,部分企业已倒闭,进一步削弱供应链稳定性。 - 区域航线恢复不均:宽体机闲置拖累收益
北美航线恢复缓慢(2024年仅29条航线,不足2019年一半),导致原用于跨洲际航线的宽体机闲置,资产利用率低下。
三、行业趋势与K+N的破局尝试 - 结构性调整:从“规模扩张”到“精益运营”
组织架构精简:K+N取消区域层级,推行直接汇报体系以加速决策;
技术赋能:将海运和空运管理系统迁移至云端,提升操作效率。 - 差异化竞争:抢占生鲜与医疗物流高地
生鲜货运量增长贡献主要吨位增量,K+N通过温控设施强化该领域优势;
医疗物流成为新增长点,JFK机场枢纽已布局相关服务能力。 - 海运业务对冲风险
尽管空运利润承压,K+N凭借海运业务收入增长31.7%(第三季度数据),部分抵消了航空板块的亏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