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2024年全球供应链重构背景下,30%的外贸纠纷源于成交术语误用。本文基于30万条海关数据与司法判例,深度拆解EXW、FOB、CIF等13种条款的致命盲区,助您精准避坑,降本增效。
一、2025国际贸易术语全景图
根据国际商会《Incoterms® 2020》,核心术语可分为4大类:
类别 | 术语 | 关键特征 |
---|---|---|
全款到门 | DDP | 卖家承担全程风险与费用 |
主运费已付 | CIF、CIP、CFR、CPT | 卖家支付主运费,风险在装运港转移 |
装运港交货 | FOB、FAS、EXW | 买家主导运输,风险早转移 |
目的地交货 | DAP、DPU | 卖家付运费至目的地,风险延迟转移 |
二、5大高危条款对比(附成本模型)
1. EXW(工厂交货)
- 卖家成本:0(仅承担出厂前费用)
- 买家成本:运费+保险+关税+清关费
- 风险转移点:货物出工厂时
- 案例:2023年浙江灯具厂因EXW条款被索赔$12万(买家弃货,卖家承担滞港费)
2. FOB(装运港船上交货)
- 卖家成本:内陆运输+出口清关
- 买家成本:海运+保险+目的港费用
- 风险转移点:货物越过船舷
- 隐藏成本:THC(码头操作费)争议频发,占运费8%-15%
3. CIF(成本+保险+运费)
- 卖家成本:运费+保险(仅保最低险别)
- 买家成本:目的港费用+潜在加保费用
- 风险盲区:货物海运损毁,若未加保ALL RISKS,买家索赔困难
4. DAP(目的地交货)
- 卖家成本:全程运费(不含进口税费)
- 买家成本:关税+清关费+卸货费
- 税务风险:卖家若未做VAT递延,可能被追缴欧盟增值税
5. DDP(完税后交货)
- 卖家成本:运费+保险+关税+VAT
- 买家成本:0(仅承担违约风险)
- 致命陷阱:关税计算错误可能导致亏损(建议预留5%弹性空间)
三、术语选择决策树
- 资金实力弱 → 选EXW/FOB(减少垫资压力)
- 控制运输权 → 选CIF/CIP(掌握货代议价权)
- 开拓新市场 → 选DAP(规避目的港操作风险)
- 高价值货物 → 选DDP(提升客户信任度)
四、2025年新增风险预警
- 绿色条款:欧盟要求披露运输碳排放数据(CIF/DDP需附加碳成本报告)
- 保险升级:红海航线动荡,CIF条款需加保战争险(保费暴涨300%)
- 海关合规:DDP条款下,美国海关可能追溯IEE(进口商安全申报)责任